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5.6】

作者:張約翰

重點:新聞產業與內容產業

以下要介紹的幾項新聞服務,已經有不少媒體有更詳細的報導,這邊簡單綜合一下,並談談整體而言當中是不是有什麼趨勢可以歸納。

今年512日,FB推出即時文章(instant article)服務。它是針對新聞供應端與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用戶提供的服務,FB公開說明,目的是優化用戶體驗,新聞媒體如果透過即時文章張貼內容到FB,用戶在點擊新聞時不必再被導向到各媒體網站、受制各媒體網站介面載入過慢的問題,而是留在FB的即時文章界面中閱讀。

69日,蘋果在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中公布了行動裝置應用程式新聞應用(News)。這是一款聚合式新聞app616日,蘋果在其官網張貼訊息,為新聞應用徵才,特別要求應徵者需要新聞工作經驗,有判斷新聞價值的能力。

618日,Twitter的秘密計劃Project Lightning公諸於世。這項計劃同樣是增進用戶對重大事件相關內容的體驗。推特會新增一個可能叫livetab,用戶點擊後會進入一個頁面,列滿當下推特上最受關注的事件,例如熱門體育賽事、重大新聞。用戶選擇事件後,會進入一個事件頁面,裡面是經由推特團隊挑選的推文、影片。這個推特團隊的成員,一如蘋果的新聞應用徵才,需要新聞工作經驗。

622日,Google推出News Lab。這是一套整合Google現有各項應用工具做為報導工具的計劃(包含線上教學),目的在讓新聞工作者便於運用Google各項工具增進報導品質,整理資訊提供新聞工作者使用,並且與第三方合作推動新傳媒體的新聞產製。一般用戶也可以應用這些工具產製公民新聞,透過Google的實驗計劃(YouTube Newswire)推播到其他用戶眼前。

5月到6月,社群媒體的兩大龍頭FB與推特、行動載具作業系統與app平台的兩大龍頭蘋果與Google(其中蘋果同時還是行動載具的領導地位硬體商,Google更是搜尋引擎龍頭),都發布了他們對於新聞的相關計劃。不但要優化用戶體驗,甚至還要讓新聞產製傳布更規格化、更快速。這麼短期密集的計畫、產品宣布,透露了什麼訊息?

如果從鉅觀的角度來看,這些網路的軟、硬體業者,正在促使新聞業整合到一個更巨大的產業鍊中,利用新聞業的內容產製專業作為吸引用戶的大門,再將用戶整合進入其他服務,這些服務,將來會延伸到目前網際網路尚未觸及的範圍。當然,用戶的各種使用紀錄(搜尋、點擊、關注、分享等等),不但是在內容平台上精準投放廣告的重要數據,更是這些網路巨擘其他服務的發展參考以及服務依據。

如果以上描繪的未來成真,新聞業將來的地位,就是產業鍊的一環,原本作為民主體制健全運作的角色逐漸淡化,最終成為內容供應業。新聞從業人員的角色,目前就是如何協助內容產製更易吸收傳布。

21世紀以來新聞產業依序由印刷到電子媒體撲倒在社群、行動載具腳下,原本新聞閱聽人支付的費用與時間,現在給了電信、網路軟硬體業者。獨立的新聞機構逐漸消失,不是被異業購併,就是與異業合併。這個現象已經是進行式、對某些媒體甚至是完成式了。台灣這幾年不就一直有各種型態媒體的異業購併事件嗎?

面對這樣的局勢,台灣的新聞媒體逐漸發展出一種現象:不再談新聞,只談內容;不再談讀者觀眾,只談用戶;不再談新聞價值,只談鄉民邏輯;不再談影響力,只談流量觸及率。

科技的變化的確讓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整個新聞典範的變化,從文本到產製到人員到型態到閱聽人到媒體角色都在改變,一如1990年代網路普及前的新聞媒體同樣也有時代限制與物質條件帶來的問題,所以在此以一種返古的態度去責怪新媒體科技帶來的變化,並懷念過去的「美好」,是沒有意義的,而是要先錨定到底新聞業未來在社會的位置是什麼,我們以後還期待新聞什麼,有沒有必要、有必要的話要怎麼讓新聞媒體作為獨立的角色活下去,這些是現在必須趕快面對的問題。

分析:風傳媒一枝獨秀


6月的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粉絲專頁,主要是中、後段班的競爭比較亮眼,尤其是風傳媒與TVBS。值得一提的現象有:

1.幾個粉絲數高速成長的媒體,都不在前段班。風傳媒成長將近兩成達18.9%最高,並且突破10萬,聲明內容專注在印刷版的眉角也有16.7%TVBS新聞仍然有9.4%,新新聞也有7.3%。立報、新聞e論壇繼續倒退。衝粉絲數對前段班而言已經是次要,如何藉互動吸住讀者是當前任務,但中、後段媒體,尤其不到20萬的媒體,粉絲數還是重要功課。

2.從粉絲數排名看,風傳媒拜高成長之賜上升4名到21,和本月上升1名到18名的TVBS有繼續衝進前段班的潛力;udn tv也上升1名。上下游被TVBS擠下1名,而本月與風傳媒一起突破10萬粉絲的地球圖輯隊,成長也有不差的3.8%,但被風傳媒硬擠下1名。

3.以流量排名看,風傳媒暴升了快100名,進入百大。不過要提醒一下,alexa的流量排名準確程度得稍微保留,風傳媒是本月才加入alexa認證,排名成長幅度與此是否相關尚待知情人士指教,alexa的排名僅供參考。但從粉絲數成長及近3成的FB流量比來看,的確可以推測風傳媒網站流量本月有相當驚人的成長。

題外話:粉絲分流

目前各媒體粉專經營分流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壹傳媒、ETtoday就不用說了,就連一直保守經營社群的udn,今年也開枝散葉生氣勃勃,評論粉專鳴人堂粉絲數已經遠遠超過同集團另一個評論粉專聯合報民意論壇。對聯合報、甚至各媒體的建議是,粉專分流經營成績要看一下,弄不起來的快點關閉,把任務歸併到性質類似的粉專,不要有部門山頭主義,認為這是/不是我們部門的東西,幹嘛給/幫他們弄。弄不起來的粉專(1年還不能破萬)徒然浪費人力,而且形象扣分,要開,就好好搞。

(本文授權卓越新聞電子報刊登,個人分享免費,媒體轉載請付費)
(有教學研究需要欲取得原始檔者可留言,企訓使用請付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