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5.11】

作者:張約翰

重點:內容封建時代


2013年,各新聞媒體在臉書平台搏殺白熱化,那時我在一家另類報社工作,社群經營是我的工作項目之一,當年11月開始逐月統計台灣綜合類原生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相關數字。2014年4月離職,統計仍然延續下去,並應邀將每月統計分析提供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刊登,是離開服務14年的報社工作後第一個向我邀稿的媒體平台。

2000年10月投身報社之前,正是網路泡沫的全盛期,藉入選明日報個人新聞台首批百大的機會,曾短暫為一個現在已經想不起名字的網站寫漫畫評論,當然是稿費的。

進入報社後,因為所有專欄稿務都由我負責,出於某種奇怪的自我約束,認為在缺稿的A媒體服務卻把文章交給B媒體、C媒體刊登,似乎說不過去,因此不再向外供稿,只偶爾在作者開天窗時墊檔;既然稿費都由我經手,墊檔文章自然也就不會批稿費給自己。

離開報社滿1年後的2015年5月,在傳媒與教育電子報的分析稍微引起外界注意,因此漸漸有幾家媒體開始邀稿。到行文此刻,剛過半年,手上已有5個媒體平台的稿約。14年的光陰過去,網路泡沫破了,行動載具與社群網站的新媒體浪潮來了,但渴求內容這件事似乎沒有變化。

所以,半年內受到4家媒體平台邀稿,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大或是文章PV高,而是新聞媒體為了在臉書搶目光,面對內容農場生產的大量洋葱文、雞湯文、美食美女萌娃喵星人汪星人,失去僅靠新聞、硬調評論單線作戰的信心,因此大量開發各類文體,形成內容需求大爆炸的局面。這局面已經延續了大約兩年。在這過程中,新聞媒體的社群經營也逐漸受到農場影響,光看大家怎麼下標題、社群編輯如何定位成小編,就知道沒有一家能躲過。

有企圖心、或說對爭取流量很積極的新聞媒體,不會滿足於只有一種評論平台,而是同步展開多種評論、或者已經不算評論的內容平台。生活、國際、美食、手遊,或是硬調的科學、哲學、音樂、影評,調性五花八門,各自垂直打樁,試圖圈出更大的地盤。

而新聞媒體本身也成了社群平台、搜尋引擎新聞專區的內容供應者。社群平台與搜尋引擎藉由新聞媒體,更精準的得到用戶的心理變項(psychographic),成為廣告投放、甚至未來其他客製化服務的利器。

於是我們建立起一個如同封建時代的架構:

王國(社群平台、搜尋引擎)→領地(新聞媒體)→農場(內容平台)→佃農(作者)

佃農向農場上繳流量,農場向領地上繳流量與忠誠用戶,領地則向王國上繳流量、用戶,以及用戶的心理變項。內容在此成為折換流量的工具,稿費用來換算成PV、reach、engagement,並且藉由吸引流量進一步鞏固這個架構。這個架構,我們可以稱它為內容封建時代。

分析:無線的哀愁


11月的專頁數據,有個相當有趣的現象。粉絲數成長超過1成的5家媒體當中,3家是有線電視;粉絲數負成長的4家媒體,3家是無線電視。

點擊可見大圖


電視至今仍是所有媒體類別當中台灣民眾使用率最高的一種,2015年達92.1%,也是台灣民眾主要新聞來源的第一名,達58.9%(見世新大學2015媒體風雲排行榜),可以說是危機感不如印刷媒體急迫,也因此,電視類粉絲專頁的起步比其他媒體慢。

不過自從臉書為了搶奪串流影片用戶,演算法2014年起逐步加強影片觸及率,電視類的優勢得以發揮。2015年是各個新聞台的社群爆發期。至於無線電視的新聞專頁,台視、中視一直成長遲緩,華視則將新聞內容放在綜合性的主專頁,沒有新聞專頁,民視則至今粉絲數仍然未破萬。是缺乏危機感嗎?

台灣的廣電法規,向來是先踏入市場的阻擋後進者。無線電視業者阻擋有線電視業者,有線電視業者阻擋衛星電視業者,然後大家一起阻擋網路電視,現在串流業者Netflix要來了,又要怎麼封殺呢?

無線電視長期使用公共資源,戒嚴時期在保護傘下吃香喝辣的故事目前中生代工作者都知道(不過來不及享受),但在技術與產業革新的腳步上卻始終比其他業者慢。新媒體時代來臨後,千禧世代對有線、無線電視愈來愈不買帳,以美國為例,PEW這個月公布的寬頻現況報告指出,15%美國人是剪線族(cord cutter),即停訂有線、衛星電視的族群,9%是從來沒訂過;以千禧世代而言,則有35%不是有線或衛星電視訂戶。75%的非有線、衛星訂戶是透過網路或無線收看節目。無線的最大對手可預見就是網路電視與各種串流服務,與其又拿出封殺新技術的步數,先下手培養用戶忠誠度是比較聰明正面的作法。

點擊可見大圖

1.粉絲數成長方面,5家成長超過1成的媒體是三立新聞25.9%、TVBS新聞22.1%、東森新聞與報導者都是17.8%、中央社11%。負成長的有華視、立報、台視、中視。東森新聞仍然維持高速成長,不過已經趨緩。

2.粉絲數排名方面,東森新聞藉由持續兩位數成長的力道,超過壹週刊、逼近ETtoday,排名第3。TVBS也超過關鍵評論網到第12,NOWnews擠下udn到第14,三立新聞以超過1/4的成長比例連超風傳媒、壹電視、爽報升到17名;風傳媒也有不錯的成長(7.7%),但只能上升到18,眼睜睜被三立超前。中央社擠下地球圖輯隊到22名,報導者超過中視到38名。

3.流量排行方面,要再提醒一次,不論Alexa,還是只能看桌機流量的Similarweb,應該自己跟自己比。台灣排名一千以內的媒體,沒有明顯的變化,勉強值得一提的,是ETtoday在SW排名由11降到15、中時電子報由28升到22,另外粉絲成長高的三立在兩家排名都上升,TVBS則是在Alexa有亮眼的成長,卻在SW下挫。

(本文授權卓越新聞電子報刊登,有教學研究需要欲取得原始檔者可留言)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5.10】

作者:張約翰

重點:新媒體與新報業


21世紀的新媒體──行動載具與社群媒體──為新聞帶來的衝擊,同步體現在產製、閱聽、產業變革,而新聞作為本體,其定義因此也面臨重新檢視、修正的境遇。
以下是幾位新聞工作者對於「什麼是新聞」的看法。
「新聞是任何一件使某一社區大部份人感到興趣的一些事情。」
 「新聞是……對讀者具有興趣與重要性的事件與事實。」
 「理想的OO,應是全篇充滿有著有『熱度』的新聞。」
 「新聞乃是女人、金錢與犯罪的紀錄。」
 「任何能叫讀者驚呆了的,便是新聞。」
 「新聞離不了女人、金錢與犯罪。」(報導的是不是客觀事實是次要考慮)
 「OO永遠不應以報導新聞為己足。」(單憑事實報導出來的不是好新聞) 
這些說法,看起來像是在討論21世紀新媒體脈絡下的新聞。但是,這些其實是針對19世紀後半興起的新報業(或稱大眾報業,the New Journalism)的看法。說這些話的依序是:紐約太陽報主持人譚納(Charles A. Dana)、紐時副總編麥克奈爾(Neil MacNeil)、多勒多刀鋒報總編輯柯平(Charles R. Corbin)、赫斯特報系的華爾克(Stanley Walker)、赫斯特報系的麥克伊文(Arthur Mac Ewen)。最後兩位,則是新報業巨頭赫斯特本人,以及與其競爭、開黃色新聞先河的另一位巨頭普立茲。(OO實為「報紙」二字,為了不破哏而先隱藏)

程之行在〈論報紙的娛樂功能〉中指出,新報業的興起,是相對於只以知識分子為對象、不曾努力打開讀者圈的菁英報業。新報業從形式與內容兩方面努力以圖增加發行,因此,如果再以早期報業的標準衡量新聞價值,則眼光過於狹隘。

新報業帶來觀念上的革命,因此新聞價值應重新檢視。程之行認為,紐時的銘言「本報新聞都是值得刊登的」,反映出讀者沒有決定性的力量,即唯有經過編輯選擇後刊出的,才算是新聞,支持紐時主張的巴爾的摩太陽晚報詹森(Gerald W. Johnson)在1926年出版的「什麼是新聞」(What Is News)中也認為,經第一流報人對事件記述在寫作與發表兩方面都感滿意的即是新聞,這種說法也是以報人的標準,而不是讀者的角度來看。

李瞻則在〈新聞自由的演進及其趨勢〉指出,黃色新聞風潮後,出現社會責任論,認為新聞事業必須以服務社會為前提,才能保障其存在,因為新聞事業發生的錯誤與缺點,不再只是私人行為,更是社會大眾的危機;並認為私人新聞事業若未對社會善盡責任,政府可直接經營新聞事業,保障人民知的權利,保持消息充份流通。

程、李二人的論文,分別發表於19701967年,卻彷彿是為了今天討論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而寫。21世紀的新聞媒體,在新的產業環境下,以娛樂內容作為經營的不變法則,這當然是產業競爭的結果,也是對過往只承載菁英觀點、主流意識型態的新聞媒體的反動,也因為娛樂內容的感官主義傾向,再引起社會責任論的關切,與新報業一模一樣。從新報業到新媒體,菁英vs.大眾、應知vs.欲知、社會責任vs.產業生存,這樣的糾纏已經持續百年,而且沒有結束的跡象。

分析:難道是向Alexa說再見的時候?


10月的統計中,將超過3個月沒有新貼文的新聞e論壇、台灣歐盟觀察兩個專頁排除,而納入粉絲數超過1萬的獨立媒體焦點事件。本月起,在流量與社群佔流量比方面,將固定同時採用AlexaSimilarWeb(只有桌機流量)的數據。


1.4家媒體在10月的粉絲數成長超過10%,分別是東森新聞25.5%、報導者14.5%、三立新聞12.1%TVBS新聞10.6%。東森新聞的粉絲數成長仍然領先所有媒體,連網站都還沒開張的報導者也背負著期待繼續高度成長,包括三立、TVBS,高度成長的媒體仍然是電視類。風傳媒也有8%的成長。負成長的有台灣立報。

2.粉絲數排名,東森新聞再越過遠見、天下兩家長期排名前5的媒體,衝到第4。聯合新聞網也終於越過原本在網路原生新聞與ETtoday並列龍頭、現已在同類中被關鍵評論網取代老二地位的NOWnews,進入14名。三立新聞則將另類媒體的老大上下游擠下一名,排第20。三立以下的排名上升,都是因為新聞e論壇、台灣歐盟觀察排除後造成,彼此的相對排名沒有變化。



3.流量變化,基於Alexa的流量計算黑盒子,自己跟自己比,比較有意義。四大報中蘋果不論是Alexa還是SimilarWeb的桌機流量都持平,自由、聯合都上升,中時在桌機小跌,但在Alexa大跌。同樣在Alexa大跌的,還包括天下與NOWnews(見圖),兩者在桌機的變化都是微跌。這三家都在10月取消了Alexa的認證,也就是沒有綠色小勾勾了。東森新聞則與粉專成長逆反,流量排名不斷下滑。


來源:Alexa

Alexa的綠色小勾勾,掛上去會讓排名暴漲,拿掉則排名暴跌,因此在與同業比較時可信度降低。作為免費流量監測工具,這種黑盒子效應大概已經廣泛被業界注意到,因此失去廣告主的信賴,媒體也就不再願意當冤大頭。推測中時、天下與NOWnews退出認證,可能與此有關。

(本文授權卓越新聞電子報刊登,有教學研究需要欲取得原始檔者可留言)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5.9】

作者:張約翰

重點:後即時新聞時代

端傳媒自1013日起分三篇刊出由呂苡榕報導的《「即時新聞」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系列專題,透過大量訪談線上記者與媒體主管,描繪出一副即時新聞戰爭白熱化的慘烈景況:記者過勞無成就感、媒體為求生存飲鴆止渴、新聞產製走向瑣碎無聊的末路。大量媒體工作者、學者在臉書上分享這個專題,似乎每個人都受夠了。

台灣媒體的即時新聞軍備競賽,所到之處血肉橫飛,在此沒有什麼更進一步可以補充的,再補充不會比苡榕完整。但是,割掉即時新聞,台灣的新聞業、勞動條件、新聞品質,甚至閱聽人的權益保障,就會比現在更好嗎?即時新聞是可以割掉的嗎?

按照目前普遍的理解,台灣新聞媒體熱中即時新聞的邏輯大約是這樣:

新媒體興起、新聞媒體求生目標轉為追求流量→即時新聞帶來流量→傳統媒體狂做即時追流量

即時新聞的物質條件,就是行動載具與社群網站(以下隨俗合稱為新媒體)。我們除非斷網鎖國,否則新媒體本身就是即時新聞的沃土,用戶隨時在新媒體上刷貼文,這項行為就是對即時新聞的不斷索求。需求擺在那裡,新聞業與其工作者要不要滿足閱聽人?如果滿足閱聽人的需求,是新聞媒體的義務與生存必要手段,為什麼不該做即時新聞?

在上面的大前提下,進一步該思考的是即時新聞該怎麼做。苡榕的報導最重要的貢獻,就在點出目前台灣新聞媒體即時新聞作法的問題,這裡就不贅述。這些問題難道是以割掉即時新聞為唯一藥方?其實從苡榕報導中引述壹電視工會理事長的話,就可以看出,問題不在即時,而在工作流程與人力。

接著,還有更根本的問題:什麼是即時新聞?快、短,就是即時新聞?還是打上「即時」兩個字就叫做即時新聞?

如果我們把一些聽到即時新聞就會想到的壞處,包括錯誤太多、題材無聊等等,先擺到一旁,回頭思考「即時新聞」的本質,就會發現,即時新聞要求無他,唯「快」而已。目前對即時新聞速度的理解,已經與直播相差無幾,在行動載具與社群網站的時代,還有哪一則新聞不必快、不必即時?社群平台現在為新聞工作者提供愈來愈多產製工具,降低了直播的技術門檻,根本已經沒有即時不即時的區別,而是每一則新聞都趨近於即時。

從新聞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只要是負責任的新聞人,不管哪個時代、技術條件如何,沒有人甘心在速度上輸給同業,每一則新聞本來就應該愈快愈好,只不過在目前的技術進展下,閱聽人對速度的要求變高而已,何況快個幾分鐘,在目前的演算法之下不具決定性的優勢。因此即時新聞的「即時」兩字,已經在「愈快愈好」的原始意義之外,衍申出「短一點沒關係,內容走向也無所謂,有錯後面再改」的意思。後面這個衍申義,才是真正的問題。

台灣媒體的即時新聞戰爭,於是透露出一種荒謬:誰都知道新聞本來就應該快,「即時」兩個字不過是種品質降低的藉口,於是誰家愈強調「即時」,不見得代表誰家最快,而是誰家新聞品質標準最低。

要面對、甚至改善台灣的「即時新聞」,就是把「即時」兩個字拿掉,然後,不論求生的一方還是批判的一方,才能看見真正的問題。畢竟從閱聽人的角度來看,這早已經是個沒有一則新聞不即時的時代,我們可以叫它「後即時新聞時代」。

分析:上線之前,網路之外

本月新增入榜(粉絲破萬)的是報導者。91日宣布成立的報導者,在業界成為話題,儘管網站年底才上線,目前不定時由工作人員在粉專上供應內容,但光靠著各方的期待,粉絲數不到兩週就破萬。再看看根本沒有數位版的眉角,和報導者都是一起步就在粉專上累積了一定人氣,可以發現另類媒體的支持者仍然存在。然而粉絲數如果要轉換成兩者生存動力,互動經營還是必需長期投注資源的項目。

1.東森新聞粉絲數仍然暴增中,7月成長238%842%9月又是64.8%。光靠將子粉專合併,顯然無法一直維持這麼高速的成長,它的貼文策略,亦即全部都是FB原生影片(直接上傳到FB的影片),而放棄導流,也可能是在演算法中佔優勢而導致高成長的原因。

2.東森之外,粉專成長最亮眼的是三立新聞,達16.3%。同樣是新聞台,三立貼文策略與東森大不相同,仍然以官網連結為主,FB原生影片為輔。其他較出色的還有風傳媒8.2%、眉角7.5%TVBS新聞6.2%udn近一年來在社群上花的力氣也開始看到成果,從以往連小型另類媒體都比不上的成長數,到9月有3.8%的表現,雖然還不到單月破萬的程度,但比去年以前放牛吃草要好得太多。

3.粉絲數排名,因為東森新聞的持續異常成長,由第10躍上第6,造成原本的69名統統下滑一名,是前10名中少見的大變化。其他包括udn、風傳媒、三立新聞都上升一名。

4.在流量排名方面,SimilarWeb提供了相對較準確的數字。以四大報為例,Alexa台灣流量排名,依序是聯合11、自由13、中時14、蘋果17,其中蘋果未認證;而SW的排名是蘋果13、聯合19、中時25、自由39。聯合線上流量今年已經被蘋果逆轉,SW的排名比Alexa更接近這個事實。

5.粉專成長驚人、直逼百萬的東森新聞,在流量排名與社群流量比上卻持續下滑。不論AlexaSW,東森新聞的社群流量比都明顯低於其他競爭對手。
本月實驗性同時以SimilarWebAlexa分析流量與排名。SimilarWeb是另一個流量分析網站,免費版可以提供桌機的流量,付費才能看到包含app與行動載具導入的完整流量分析。供大家參考。

(本文授權卓越新聞電子報刊登,有教學研究需要欲取得原始檔者可留言)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5.8】

作者:張約翰

重點:93場數位新聞媒體的記者會


開學第一天,面對68位傳播科系的大一同學,我問:「最近一週曾經拿起報紙來看的同學請舉手。」大約78位同學舉手;再問:「最近一週曾經在網路上看新聞的請舉手。」差不多全班的手都舉在空中。

本文重點不是要談印刷媒體的沒落。四大報都已經在數位產製上投入大量資源,與其說是報社,不如說是有發行報紙的新聞機構,一如2014年紐時《創新》報告中對數位優先(digital first)的自我詮釋──要說是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可以。

7月的分析中提到台北市媒體代理商協會(MAA)的2015台灣媒體白皮書,其實媒體使用相關調查還有世新大學傳播資料庫7月公布的2015媒體風雲榜排行榜、9月公布的2015大學生媒體使用行為。相關調查都在媒體分類時將網路、電視、廣播、報紙、雜誌區分開來然而要留意的是,報紙主要內容是新聞,其他類型媒體不是,即便有24小時新聞、廣播頻道,仍有數倍以上廣電頻道與新聞無關。2014美國PEW的調查也顯示,社群媒體使用者多半並不以閱讀新聞為第一目的,新聞是「順便」看到的。所以當我們由廣告量、發行量、使用率進行分析時,不能忽略,我們並不是用新聞在比新聞,而是用主要是新聞的印刷媒體在與其他新聞比例較低的媒體類型比較。

以上的說明是為了引出這個以前曾經在舊文中提出的概念:社群平台上,新聞媒體的對手不是只有新聞,而是與各種個人生活心情、品牌粉專、農場、原生廣告競爭。即便網路廣告量2014年超過所有印刷媒體總合,不代表數位新聞媒體的前景就與網路一般光明。

在這個基礎上,針對9月上旬3場數位新聞媒體的記者會,該如何看待?

首先是91日成立的報導者。何榮幸、張鐵志領軍,顧問黃哲斌,童子賢出資成立基金會,不擁有不干涉不求回收,翁秀琪任董事長,董監事名單排開都是業界學界的秀異人士。報導者旨在拓展新媒體的各種可能性,對抗即時新聞造成的淺薄為目標之一,營運模式初期不做廣告,仰賴捐助。在年底正式上線前,尤其是設定了相當困難的前提之下,想必內部會把將來如何維持財務獨立長期生存視為重要任務。

接著在98日,關鍵評論網TNL公布與TutorABC合作,中英雙語國際版上線,將來可能IPO(公開募股)。TNL不同於一般新聞網站處,在於它是一座形象相對良好的農場(有出黑心產品的農場,也有良心產品的農場,農場一詞成為貶義是後來的事)──除了自家出稿費約來的專欄,另外還以轉載各類受歡迎的文章為主要內容,今年在獲得外國風險投資挹注後,成立影音部,開始有較多的原生影片,又實驗語音報讀文章功能、APP上架,並繼香港版後試圖拓展到東南亞,可以說在開源、形式、內容、對象上不斷開拓可能性。然而原生內容較少,新聞產製成本比例因而較低,財務情況「可能」會比原生新聞比例高的數位新聞媒體樂觀。

最後是15日,Knowing新聞上線的記者會。Knowing號稱全台第一原生移動媒體,是以App為主要平台的聚合式新聞媒體,目標要廣邀一百家媒體加入,Knowing強調以最低成本讓最多讀者看到個性化新聞,讓用戶以最簡潔快速方式常握即時新聞。以Knowing自我定位來看,是強調行動端使用者體驗,原生新聞內容的產製顯然不是(起碼現階段不是)的重點。

上面3家都是以新聞自居的數位新聞媒體,互相比一比就可以發現,誰在原生內容、尤其是深度報導的產製中投入較多資源,誰的生存就會受到較多的關切。這說明如果新聞媒體在資本主義邏輯盛行的社會中想要靠商業模式維持生存,反而要讓自己離原生新聞、調查報導的產製遠一點。這是一個悖論,也是至今找不到藥方的問題。大家在這3家中對報導者的高度關注,正是希望看到這一悖論被打破。

分析:東森TVBS暴走




1.粉絲數成長較值得一提的,是繼7月的粉絲數高速成長,8月東森新聞又成長了42.3%,破50萬大關。然而成長率最高的不是東森新聞,是TVBS,達51.1%。這兩者的成長主要都是拜歸併粉絲團所賜,後續能否維持是下個階段的重點。風傳媒、三立新聞都有超過1成的成長,新新聞也達到7.3%,是去除歸併因素後最亮眼的3家。

2.粉絲數排名,TVBS上升5名到13名,風傳媒、三立新聞、udn tv都各自上升一名。巧的是4家有3家是電視。相較20132014的遲緩,2015年是電視媒體在臉書上表現的一年。

3.在東森新聞粉專粉絲數成長的同時,看看它的alexa流量排行,由前百大暴跌到千名之外;但同為東森系統、新成立的噪咖,卻是171名;細看兩者流量來源,FB在東森新聞只佔第2名,14.1%,在噪咖卻是第1,高達40.2%(以上見圖)。顯然東森的網路經營策略重點,一如其所有權,可能有些不為外人所知的變動。



題外話:流量分析工具


許多新聞業朋友都知道,alexa是一個大家都在用、大家都不滿意的流量分析工具,而且似乎會因為有沒有埋程式碼加入認證而影響排名,免費版用戶也無法分辨app與行動用戶在流量中的比重。

有朋友推薦其他的工具,例如SimilarWeb。它可以提供免費版用戶地區流量排名、社群佔流量比資訊,而且有較細緻的用戶分析。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它只給你桌機的流量,完整流量數據要付費才能看見。

(本文授權卓越新聞電子報刊登,個人分享免費,媒體轉載請付費)
(有教學研究需要欲取得原始檔者可留言,企訓使用請付費)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5.7】

I作者:張約翰

重點:多重求生路徑


8月初,天下雜誌總主筆、負責獨立評論在天下營運的何榮幸離職,轉而籌備新的網路媒體,由包括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內的10名捐贈者出資成立基金會,仿英國衛報模式運作,秉持「不回收」、「不干預」、「不擁有」原則。

同一時間,列名台灣新聞網站觸及率10大的Nownews今日新聞,由遊戲橘子取得4席董事。橘子CEO劉柏全表示將借重Nownews的網路影響力與社群整合力。

也在同一時間,香港端傳媒上線。端傳媒執行主編張潔平說,金主背後絕對沒有紅色資本。藉著清楚的閱讀體驗,並將台灣作者納入筆陣,更投入反課綱報導,端傳媒的知名度在台灣網路讀者間快速擴散,729日開設的臉書粉專,粉絲數已經1.7萬。在正式上線後的「香港媒體戰」專題上下集「紙媒之死」、「網媒之生」中,透露香港的紙媒vs.網媒背後其實是中國認同的意識形態對抗。那麼此刻成立的網媒端傳媒(也有一週一次的紙媒),在意識形態上站在哪一邊?並不難猜。

香港另有FactWire計劃眾籌300萬港幣作為起步,專注調查報導,已在8月18日宣布達成目標。

早在5月,關鍵評論網也取得A輪投資,用以發展東南亞市場,以及更多的技術突破,在6月推出App,企圖在臉書之外開闢更多流量來源。

8月初的一連串網路新聞媒體消息,加上關鍵評論網,以及眾籌成功、剛發行第二期的眉角、獨立垂直媒體集團泛科知識,可以看出,台灣的新聞媒體在行動、社群主導的新媒體時代,有各種不同求生路徑,何榮幸的基金會獨立運作路線、今日新聞與企業相併成為用戶入口的異業合併路線、如民報一般金主為政治理想出資路線、關鍵評論網的風險投資路線、FactWire與眉角的眾籌路線……大家不能迴避的都是如何生存的問題。

今年5月,台北市媒體代理商協會(MAA)公布了2015台灣媒體白皮書,網路廣告量(161.7億)2014年已經超過報紙和雜誌的總和(127.5億),而報紙早在2012年就已碰到這個死亡交叉(報紙95.2億、網路116億)。網路廣告量本身比2013年成長18.3%,其中行動廣告成長率106.4%22.8億、影音廣告成長率61.0%17.9億,都是急速竄起的市場。網路廣告急速吞食原本下在其他類型媒體的廣告預算,因此不論哪一種類型的新聞媒體,流量、觸及率競爭仍然會是主戰場。

分析:流量排行戰爭


1.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粉專名單7月有些調整。時報週刊移出名單外,因為時週上半年已經失去自己的網站,合併到時尚生活網站「Styletc.樂時尚」,該站非新聞性質;中天新聞的粉專發展重點轉移到中天快點TV,由它來取代原先的中天新聞粉專;新增主要貼文為新聞的華視粉專。因此,粉絲數排名除了領先集團中自由擠下親子天下升到第6,其餘多因為中天快點TV的高排名而往下移動。以粉絲數的相對排名來講,TVBS新聞本月再越過止水新聞e論壇,維持18,不受影響。

2.粉絲數增加的部分,7月出現本分析進行進兩年來最大驚奇:東森新聞成長率238.3%,一個月增加28萬!經向業內人士請益,可能的原因包括:粉專合併、社群改由外來高手領軍、影片優勢、敢於投資推廣。其他風傳媒增加12.9%TVBS新聞也增加12.6%,都很亮眼。新聞e論壇、台灣立報仍微幅下降。

3.流量排行除了Nownews17升進第8,可能為橘子入主案鋪路之外(另一可能是alexa針對農場調整權重的結果),風傳媒也繼續由85挺進60。兩者的排名變化見圖。


7月以電視類表現最突出。中天由469升到44TVBS335升進61,這兩家都在7月才埋code掛上認證小綠勾,三立也由148升上31,都是一付打了雞血的模樣;東森新聞雖然粉專讓人驚訝,流量排名本身倒沒什麼變化。這4家的alexa排名變化見圖。



4.alexa的排名相較,我們可以看看使用comScore的凱絡媒體週報-網路觀察窗數據。201410月到20156月,台灣新聞媒體網站觸及率排行見圖。147名一直不變,是雅虎新聞專區、ETtodayNownewsudn20152月起就將原生新聞龍頭的寶座讓給壹傳媒;同一個月,自由擠下中時,但6月中時又擠下自由。比較有意思的是810名,三立一直維持在89名,在電視類居首,同類只有TVBS兩次入前10名;中央社除了201412月,其餘時間在810名,最近兩個月已經維持第8名不變;關鍵評論網入榜4次,最近連3個月入榜;蕃薯藤一如TVBS也入榜兩次,大紀元入榜一次。總的來看,後段班三立、中央社、關鍵評論網的競爭相當激烈,而且一不留心就會讓TVBS、蕃薯藤擠出前10榜外。



題外話:獨立另類媒體也要生存


獨立媒體、尤其是另類媒體,因其理想性格,常自詡為達成目標優先於生存。台灣立報故社長成露茜曾經說:「《四方報》的成功就是,不是我們變得很大,我們變得很厲害,而是我們倒閉的那一天,其實就是我們成功的那一天。」成露茜的說法,是認為當在台東南亞人士都能有充分的發聲管道時,四方報的任務就成功了。

作為具有理想性格的獨立另類媒體,四方報的成功一直是相當受到推崇的。然而這些推崇一部分來自於能夠在達成理想的同時維持生存能力,否則只會燒錢的媒體到處都是。而獨立的另類媒體目標又常是抽象、遙遠而難以企及,就以立報過去為弱勢發聲的目標為例,弱勢群體永遠存在於任何一個社會,因此這是一個為之不斷抗爭的永恆目標。在這個前提下,新聞媒體本身如何存活以維持不斷抗爭,無法當作一個次要問題。

臉書當前以原生影片為優先的演算機制,已經讓各路新聞媒體紛紛大舉投入影片、動畫製作,風傳媒、關鍵評論網、泛科集團、失去壹電視的蘋果集團等主流或獨立媒體都是如此。這對於資源不足的小型獨立媒體而言,是更加不利於社群操作的趨勢。
  
(本文授權卓越新聞電子報刊登,個人分享免費,媒體轉載請付費)
(有教學研究需要欲取得原始檔者可留言,企訓使用請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