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網路迷思三帖:網路不虛擬



■張約翰


網路既不虛擬,也不開放,更不公共。我們一直把網路視為一個虛擬的、開放的公共空間。這種看法到了該改變的時刻。


首先談談虛擬。


就物理環境來講,你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蒼井空,不代表你可以摸到蒼井空;一段石頭向你飛來的影像,不會讓你頭破血流。


但是,就心理、甚至生理的影響來看,藉由網路為中介造成的影響,與以物理環境為中介帶來的影響,沒有什麼分別。


你可以和棋友拿著壓克力棋子下在木質的棋盤上,也可以在網路上和棋友對弈,勝負仍然是一樣的。輸棋的不甘也仍然是一樣的。


差別只在:輸棋的時候沒法當場翻桌。但你可以用對話功能傳「(╯°□°)╯︵ ┻━┻」給對方。


A片則是就生理上而言物理環境與網路無甚差別的例子之一。要達到性高潮,不一定要有性伴侶在身邊。當然差別仍然存在:看A片不會懷孕/讓對方懷孕;但就生理上的性滿足而言,差別不存在。


以上談論的都還只在個人層面。麥克魯漢說「媒介是人的延伸」,網路也只是媒介之一,只是它延伸的功能更強大。


在社會生活層面,現況是通訊、購物、學習、甚至涉及公部門的事務都靠網路進行。放榜沒人去校門口看貼榜;買衛生紙上網買不用自己搬;報稅要用自然人憑證不然得輸入老半天……這一切都因為進行各種公、私領域事務時,靠物理中介與靠網路中介,沒有實質差異,而我們的社會身分由這些事務構成。所以,在社會生活層面,網路幾乎全面替代物理中介。


因此,對於在1990年代以後出生、從小在網路環境下長大的世代(數位原住民),不論在私領域或公領域,都能以網路為中介得到個人滿足與社會互動、身分建構,「網路=虛擬」這種認識論,很可能根本不存在;就算有這樣的概念,恐怕也是前一個世代硬貼上的標籤。


前幾天流傳一張圖(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HKSocComic/posts/606322712714260),就很能說明這種認識論上的根本差別。當生活中幾乎不用寫字,或寫字的機會遠遠低於打字,我們還在用的「筆者」一詞,就只剩下概念上的意義,脫離字面上的意義;也就是,「筆者」成為一種比喻,無法與實際生活體驗連結。


既然在個人、在社會層面,網路都替代了物理中介,你要怎麼說網路是虛擬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